分享好友 技术首页 技术分类 切换频道

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勘探开发将有法可依

2020-07-15 17:59130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日前审议了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勘探开发法草案,该法律草案旨在规范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勘探、开发活动,保护海洋环境,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提升深海科学技术研究和资源调查能力,促进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可持续利用。
  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陆浩在会上作了关于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勘探开发法草案的说明。他指出,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国际海底区域及其资源确定为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我国作为缔约国之一,应尽早完成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勘探开发法律。这是我国履行国际义务、维护国家及全人类利益的需要,也有利于管控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勘探、开发活动,提升深海科学技术水平。
  据了解,目前形成的草案共七章三十二条,明确了立法目的和基本原则,法律适用范围和管理体制,勘探、开发的实体内容和程序,环境保护要求,深海科学技术研究和能力建设,制度建设和监督检查,法律责任等内容。
  草案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向国际海底管理局申请从事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勘探、开发活动前,应当向国务院海洋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勘探、开发工作计划,包括勘探、开发活动可能对海洋环境造成影响的相关资料等。获得许可的申请者在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订勘探、开发合同成为承包者后,可从事勘探、开发活动。
  草案要求,国务院海洋主管部门应当对承包者履行勘探、开发合同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承包者应当定期向国务院海洋主管部门报告勘探、开发活动情况,环境监测情况,年度投资情况等履行勘探、开发合同的事项。
  草案规定,未经许可或者未签订勘探、开发合同从事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勘探、开发活动的,由国务院海洋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海洋环境破坏的,责令限期采取治理措施,并处以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草案还提出,国家支持深海公共平台的建设和运行,推进建立深海公共平台共享合作机制,为深海科学技术研究、资源调查等活动提供船舶、装备支持和专业化服务。同时,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通过开放科学考察船舶、实验室、陈列室和其他场地、设施,举办讲座和提供咨询等多种方式开展深海科学普及活动。

免责声明:矿库网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为了传递信息,我们转载部分内容,尊重原作者的版权。所有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
瞄准前沿,推动深海矿产开发步入“快车道”
深海是人类发展的战略资源宝库、科学发展的重要领域、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主战场,关系到国家命运和大国地位。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和实施国家海洋战略,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建设海洋强国。  面临新战略机遇期,该如何瞄准深海前沿领域,推动海洋技术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记者

0评论2023-03-312720

中国将加大深海采矿力度
《中国日报》报道称,中国将再次努力加入深海开采关键矿物的竞赛。这篇由政府撰写的英文论文称,中国在海底采矿的研究、技术和硬件方面落后于西方,中国称之为“国际竞争的新前沿”。位于无锡的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China Ship Scientific Research Center)的叶聪表示,开采海底结核中发现的金属——主要是镍、铜、钴和

0评论2023-03-162403

深海锰结核开采方法有哪几种
传统的水底采矿法已经不能适应水深超过1000m海底锰结核的开采。深海锰结核的采矿方法按结核提升方式不同分为连续式采矿方法和间断式采矿方法;按集矿头与运输母体船的联系方式不同可分为有绳式采矿法与无绳式采矿法。具体开采方式众多,

0评论2020-07-16731